【企服快讯】雨果奖得主郝景芳:人类一定能战胜人工智能

企服行业头条(微信ID:wwwqifu)11月20日现场讯


11月20日,知名科幻作家、雨果奖获得者郝景芳,在京东数字科技全球探索者大会上,发表了《科技创新的源头与未来》主题演讲。

在针对人工智能能否取代人类的这一问题上,郝景芳表示:人类对内挖掘、对外探索的创新精神一定会帮助人类在与人工智能的对决中取胜。

WechatIMG2.png

以下内容为演讲实录,企服行业头条(微信ID:wwwqifu)略有删改:

刚才几位嘉宾都聊到未来,说如果人工智能机器人已经替代人类做了很多工作,那我们人类该去做什么呢?

我自己也在小说里忧虑过这个问题,不过答案很明显,人类应该去做哪些创新的事情。而流程化的东西,就可以交给人工智能机器人了。

所以现在的问题就在于:我们要如何进行创新?

有些人问我,科幻小说家是怎样创造科幻故事的? 

我说写科幻故事和创新有一点点相似。我们都是站在已知的基础上向前迈一小步。已知就像一个圆,而迈的这一小步就是进入未知。

在这里面,有两大必要元素。

一个是现有的圆,也就是现在对于科技,对于一切万事万物的原理的理解。另外一个就是向前一步的勇气,这会涉及到好奇心、想象力。

我们总认为迈出一步很重要,可其实真正对于已知原理的探索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举一个例子,小孩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总问我们很多问题。有些问题在大人看来很无厘头,我们就会把他们堵回去。

比如他们问:“太阳为什么晒在身上是热的呢?”大人想这不是废话吗?然后就直接就把科技创新的源头给拍死了。

太阳晒在人身上为什么会热,这其中牵扯了大量物理、化学的原理。包括光的本质、热的本质以及人身体的热运动等原理。这里面仍有很多是科技前沿问题,科学家到现在还没有研究明白。

也就是说,小孩子的一个问题,涉及到了万事万物,大人这一巴掌直接拍死了小孩子的创造力。

如果把这个例子引述到现在的芯片行业、人工智能行业,我们会发现,即便是芯片这么高科技的东西,也要基于最基础的物理原理上的发现。

在这个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其实是人类对于微观物理世界本质的探究。而这种探究与创新,显然是人工智能所不具备的。

只有对微观世界的理解越深刻,才越可能做出发明。如果没有这些发现和探究原理本身,人类技术是不可能有后来的突飞猛进的。

就此推导,由于人工智能不具备人类挖掘、探究的能力,所以是很难真正替代人类的。

人工智能比我们记住的知识要多的多,但是只有人类才能问出这样的问题:我是谁?万事万物是什么?原理是什么?本质是什么?如果不是这样会怎样?未来会怎样?有什么可能性?

人类最宝贵的精神就是向内挖掘,去挖掘原理;以及向外想象,去想象未知。这两个方向都是探索精神,也是今天我们探索者大会所提倡的精神。

因此,芯片也好,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好,真的不是砸钱就可以的,这需要我们有对事物本质原理的探索。这种不断挖掘万物源头,去追溯万事万物原理的过程,才会建立起现在的科学大厦。

如果我们不去考虑基础的原理层面,只是去追计算机热、大数据热、人工智能热……不考虑技术落地的话,我们是无法做出科学突破性、革命性、创新性的成果的。

只有当试图理解这个世界的原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那些不懂、不明白、新奇的事物时,人类才会知道,这里有创新的机会,这里可能是改变和影响人类未来的机会。只有这样,我们人类才能向未来迈进一步,才会在与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比拼中不断取胜。 

分享到

点赞(7)

说点什么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