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服干货】云从科技温浩:人工智能技术照进行业场景的距离有多远?

7月28日,由启迪协信、3W企服、企服行业头条共同举办的企服Open Forum活动——  “AI+”行业应用如何落地活动在重庆正式举办,云从科技联合创始人温浩博士,为大家带来主题为《人工智能技术照进行业场景的距离有多远》的演讲。以下内容整理自温浩现场发言,企服行业头条(微信ID:wwwqifu)进行了些许删改。

微信图片_20180729111142.jpg  云从科技联合创始人温浩博士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区别

简单把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关系归纳了一下,广义上讲,人工智能范围很广,包括计算机视觉到自动驾驶,都属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主要是机器包括它的外延,深度学习跟机器学习的区别在于是自动来学习特征,原来叫做特征工程。

我们做研究生的时候,都是做特征提取,针对不同图象、语音做不同的特征设计。这个特征提取算法是非常复杂,是需要设计的,以前是传统人工办法,现在自动把数据灌进去,就可以通过深度学习,做一些文本、图象的分析了。

人工智能距离落地有多远?

我们有这样几种企业,一种是技术型企业;还有一种搞芯片的,像寒武纪;还有搞模型的,像亚马逊的模型训练,这些都属于人工智能范围。  

之后就是软件,模型算法都OK了,就需要转换成好的软件,可能有SDK,运行在嵌入式终端,会牵涉到硬件。

最后就是集成、系统。到这步才能真正把落地的产品交给客户。

所以人工智能的技术链条特别长,离终端客户特别远,技术是很难,不像以前有硬件技术或者软件的算法就可以很快变现。

另外,商业模式和人才也是非常影响人工智能企业落地应用的。

从底层的研发团队,到运维平台、数据,再到算法,再到营销产品设计,是非常长的链条,周期非常长。

因此,在人工智能领域,精心选择比盲目努力更重要。

为什么选择人脸识别呢?因为觉得它落地更快,因为他是人机交互的入口;市场最够大,安防、金融、零售都需要,而且人脸识别是跨行业的。

人脸确认,1:1,回答这个人是谁,这是1:N有回答他是谁,N可能很大,上千万。

跨摄像头的行人识别,我没有拍到脸,只有身体的衣服或者步态或者身上一个东西还可以识别出来,这就是行人在识别。我们也是今年打破世界纪录及在三个数据级上,刷新了世界纪录,达到99.6%,达到了商用的水平。

防攻击,金融领域用得很多,防止照片、平板冒充别人。最早是通过动作,后来是红外、结构光等功能。还有识别表情。

人脸识别早就超出了大家对它的期待,开始大家想代替指纹识别,后来人脸已经超过生物识别的范围。所以人脸识别非常复杂。

我们有很多技术模块,从检测、跟踪到比对、角度等等,都有。

光把人脸识别做好是不是就够了吗?

不够。我们做任何技术只是一个引子、入口,一定要技术点延展开去。企业要发展要做更多有价值的事情,解决了人脸识别只是知道企业是谁,最后我们还要思考要做什么服务。

我们做了一个网站解决方案,包括从排号机,远程业务、迎宾、超级柜台,你们去农行办身份证业务,上头进行验证就是用的云从的,还包括客户分析,分析他数量、性别,区域。我们把它产品化,整个银行做了42个解决方案,从网站到金库,到员工,还有手机银行、柜台,都做了。

光这个还不够,还要打造行业大脑。把各种可用的信息合在一起,构成我们的行业大脑,比如金融的,再进行人工画像、精准营销,包括支付、风控。

从一个用户的特征来建神经网络的模型和从广告推销的商品特征来建立模型,两个模型可以叠加,在一起预测。比如是银行预先定制或者客户只关心哪类广告,经过这两个模型AI筛选变成50万,1/4,再从50万广告里再筛选出10个。

一定要做企业服务,C端,不去碰

云从科技一定要做企业服务,C端,不去碰,因为C端相对来说更难,成本、价格都要求很高,B端,是所有初创企业最适合的。

云平台,叫做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是基于国家平台去做,我们是自主可控不用数据安全。数据产生一个闭环,里面除了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模型、自动训练调参等等。

分布式计算平台,除了计算分布式服务,常见AI机器算法都是支持的,包括任务管理。生产环境也是考虑比较多,包括模型发布,容灾容错,A/B测试系统的框架我们都有。

除了平台服务,云从还有自己的人工智能还有生态,刚才讲了大脑、产品。生态,就是联合更多的企业一起做企业服务,云从不可能提供所有服务,我们只是一个接口。

我们觉得,人工智能可以整合资源,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升人类发展潜能。今天是人工智能最好的时代,我们愿意和大家一起来开拓企业服务,共享美好未来。

分享到

点赞(3)

说点什么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