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终端云服务的“架桥哲学”
张贺飞 Alter 2019-04-13

曾经有人提到这样一个观点:商业模式本质上只有两种,一种是“修路—架桥—收费”,另一种是“来料—加工—卖出”。前者是画一条线(平台),后者在做一个点。

尽管这样的比喻多少有点简单粗暴,但这两种不同的商业模式却确确实实已在智能手机市场先后上演。

早期的智能手机大多按照PC的模式制造,手机厂商们多靠硬件赚取利润,可到了2019年,智能手机的竞争已然白热化,整体市场容量都在以超过10%的速度下滑时,智能手机的商业模式势必要进行升维。

比如刚刚在上市的华为P30系列,预热期主打的卖点是“摄影”, 超级变焦、升级版的摄像头模组以及熟悉的徕卡标志,让华为P30多次屠榜微博热搜。但在国内的新品发布会上,华为同时也把不少篇幅留给了终端云服务。

01 “要想富,先修路”

“加工“和”修路“的最大区别,无外乎创新与否。

华为大概是最早明白这一道理的中国手机厂商。进入智能手机时代,华为开始以自主品牌的形式经营手机生意,2014年,放弃机海战术的替代方案是精品战略,迎来了真正转折点。

2014年后的“华为式创新”,在新发布的HUAWEI P30系列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可以佐证的是,HUAWEI P30系列发布后,坊间迅速流传起两个“绰号”:望远镜和夜视仪。前者解决了长焦远距离拍摄,后者迎合了暗光拍摄的痛点,也让HUAWEI P系列继续在拍照方面领先竞争对手一个身位。

不过,单纯在硬件上的创新恐怕不足以构建起护城河。智能手机市场的军备竞赛从未停止,加上成熟的上下游供应链,自身耗费了大量金钱和人力的研发成果,可能只需要一两月的光景就会被产业链迎头赶上,如果考虑到量产时间,实际差距还将进一步缩小。

根据IDC公布的数据,2018年华为智能手机的出货量高达2.06亿部,在整个行业同比下滑超过两位数的时候,华为却取得了33.6%的同比增长。

原因在哪?智能手机的竞争不仅要“修路”,也要“架桥”。

02 华为的“架桥哲学”

坦白来说,很多手机厂商仍停留在硬件和系统为中心的思维,并未能真正理解用户体验的内涵。导致的结果就是,应用市场、主题、帐号体系、语音助手等几乎成为所有智能手机的标配,用户却并不“感冒”。

还要归咎于智能手机生产的“PC模式”,手机厂商的注意力过渡集中在硬件上,系统和服务上继续着“买一送一”的思维,除了占据手机的内存空间,没有理解用户的核心诉求,也没能建立与用户的沟通渠道。

华为终端云服务的不同在于,不再局限于改善用户的交互体验,而是给用户全场景的智慧化体验,打通了服务和用户心智之间的通道。

比如基础应用的触点思维。几乎所有的手机都内置了音乐、视频等基础应用,但跟厂商提供的只是简单的工具应用,缺少内容支撑,也缺少用户体验上的优化。

华为终端云服务似乎与其他手机厂商很不一样,华为视频覆盖了1万多部好莱坞及国内院线大片,华为阅读拥有60+万册精品图书及高清彩漫可供选择,华为音乐包括了跑步音乐、电台、Hi-Res高品质音乐等多种场景……华为终端云服务似乎并没有把这些基础应用看作是简单的入口,而是与用户沟通的触点。

再比如延伸功能的场景化。智能手机正在朝着超级硬件的方向进化,特别是NFC、心率传感器等正逐渐成为旗舰手机的标配,手机的功能也进一步延伸。

华为在延伸功能上打造了两个典型场景:一是以Huawei Pay为核心的服务延伸,诸如移动支付、eID、门钥匙、交通卡等等,建立起围绕本地生活的一站式服务;二是以天际通为核心的服务矩阵,华为的天际通业务已经覆盖了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移动数据服务,并在高速上网的服务外连接了驾照、酒店、租车等等。

本质上讲,华为“架桥哲学“的立足点在于全场景的用户体验,为用户提供围绕数据、应用、出行、娱乐等全场景、高品质的数字生活体验,同时也是一场没有终点,不断进化的过程。

03 ”工具“的底层进化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智能手机的属性仍然是工具,无非从通信工具演变成了娱乐工具、游戏工具、支付工具等多元的角色。

华为消费者业务云服务总裁张平安则有着不同的观点:“手机这个终端设备,远远超越了智能时代的通话和上网设备的功能,不仅成为距离每个人最近的贴身、贴心的数字助理,未来还将成为人的数字分身。”

张平安提出的“数字分身“,已然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的新共识,一个典型现象就是“智能助手“热。

以华为的智能手机助手为例,以信息流和服务流融合的方式,可以智能推荐新闻信息、追踪物流、提前规划上下班路线、情景智能卡片提醒等等,已然有了数字分身的雏形。

不过,从“工具“到”数字分身“的迭代,不仅是智能助手或其他类似服务的逻辑形式,华为终端云服务的方法论是不断加速底层创新。

一是全面开放“芯-端-云”能力。

2018年6月,华为终端首次公布了面向全球的开放能力框架:

在芯片侧,通过HiAI移动计算平台、影像工具、游戏助手等,打造流畅的操作体验和稳定可靠的安全保障;

在端侧,通过智慧硬件、HiAI平台、AR/VR等设备,构筑全连接服务和全场景应用;

在云侧,通过华为移动服务(HMS)、AppGallery等,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使用需求。

正是基于终端的计算力和云端的数据能力,华为智能语音助手的智慧体验相较于同类产品有着明显提升,为用户提供不同场景下的一站式服务。

二是连接华为、用户和开发者。

华为终端云服务的“架桥“不只是在华为和用户之间,而是连接其华为、用户和开发者,打造开放共赢的生态系统。

一方面,华为终端云服务给了开发者最大限度的开放,从芯片端的传感器和硬件能力,到终端的应用市场、浏览器、负一屏等入口,再到快服务、快应用、华为钱包、云空间等云服务,可以说是智能手机领域为数不多进行全场景开放的玩家。

另一方面,华为终端云服务为开发者提供了从开发、测试到营销、推广、变现的服务支持,其中“耀星计划”已经评选了6期,累计有160多家合作伙伴及开发者获得了耀星激励资源。

截止到目前,华为全球开发者数量已经超过56万、全球终端云服务注册用户已超过5亿,并且还在像滚雪球般不断壮大。

诚然,华为终端云服务的初衷并非只是从点到线,在硬件之外去另辟蹊径,而是尝试在自身、开发者和用户间创造共赢,完成一场从线到面的进化,为华为终端用户提供更加极致的用户体验。这其中,用户、开发者乃至整个行业而言,都将是的受益者。


分享到

点赞(0)

说点什么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