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服观察】腾讯成立了技术委员会,但燃眉之急尚未解决

文丨石海威、孙然

腾讯的“中台”建设终于迎来了大动作。

1月4日,腾讯技术委员会正式宣布成立。这距离去年9月30日,腾讯宣告拉开产业互联网的大幕,转战互联网下半场已经过去了近100天。

技术委员会的成立是腾讯的表决心,也是向外界释放的一个巨大讯号:过去一个季度,腾讯的组织架构调整已有了阶段性成果。互联网的下半场,腾讯希望用技术说话。

36氪获悉,腾讯技术委员会由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技术工程事业群总裁卢山和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两名腾讯总办成员牵头,几大事业群的技术负责人悉数进入技术委员会的决策圈。技术委员会同时下设「开源协同」和「自研上云」项目组,发力内部代码的开源和协同,并推动业务在云上全面整合。

技术委员会的成立意味着腾讯的“技术中台”初露端倪,人们开始对这次组织变革有了新的想象空间。不过探索与建设仍需耐心,同时也面临诸多疑问:技术委员会能否打破腾讯固有的数据封闭和开源落后?它将如何让腾讯重拾技术信念?整合的阵痛会不会给推进带来重重阻力?

想要通过技术委员会来重新激活组织,20岁的腾讯恐怕还要回答这些问题。

WX20190110-101845.png

调整阵痛期后的方案落地

2018年9月,腾讯启动战略升级,时隔6年后对组织架构进行变革,新成立了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和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

这也是腾讯在2005年升级为BU(Business Unit)事业部制、2012年升级为 BG(Business Group)事业群制后,第三次主动战略升级。“成立技术委员会”、”内部分布式开源协同“、“打造具有腾讯特色的技术中台”等话语,也首次出现在官方公告内。

其实开源对腾讯来说并不陌生。早在2011年,腾讯便在内部提倡以公共组件的形式共享和复用代码,并于次年发布了第一个对外开源项目。

对于腾讯这家公司而言,所谓开源,本质上就是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技术中台,避免重复造轮子。

但过去几年,腾讯开源做的并不足够彻底,主要受制于腾讯过去的组织结构。如果研究腾讯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腾讯现有的公司结构大体来自2011-2012年前后公司的那次变革,当时云计算、大数据、AI技术都尚不成熟,组织变革主要为了应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事实上,上一次变革也确实帮助腾讯很好的实现了从PC到移动时代的过渡。

腾讯创始人张志东曾在腾讯学院演讲中表示,对腾讯而言,原有的生产模式好处是能以部门或产品组为单位,完成自主立项,快速试验,这种组织方法有其边界简明和利于快速尝试的优点。

“但今天这个时代下,因为数据中台建设的缺课蛮多,除了在技术上会造成许多重复发明轮子的现象,在大数据的应用上,还会带来很重的数据墙和组织墙的问题。”

这种结构性的矛盾也是腾讯的核心管理团队痛定思痛,产生变革决心的来源之一。

在腾讯20周年内部分享上,关于开源协同的问题,卢山曾进行过深入讨论:“有了开源,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彼此,团队之间也能更客观地评价,最终通过协同形成信任。希望五年以后项目、技术、研发同事都能很方便地在腾讯的‘技术地图’上自由选择要用的技术。”

36氪获悉,区别于对外开源采取的“自下而上”的推进节奏,技术委员会的成立意味着腾讯希望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强力推动内部开源协同的步伐,从而减少代码的重复开发,提升项目推进效率。

在大公司,数据共享和技术中台的建设往往是自上而下推动的效果。因为对于公司内部的部门而言,数据即资产,分享数据伴随着利益问题。另外,自己分享出去的数据,兄弟部门能否保护好数据的安全性,也是个顾虑。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月,腾讯正式发布的对外开源项目共计69个,开源项目累计在GitHub获得了19万Star数。诸如腾讯云T stack、蓝鲸智云BlueKing CMDB、微信开源系列(如WeUI)、TARS等,都是腾讯开源的模范案例。

如果说2018年9月30日的架构中调整彰显了云业务在腾讯未来战略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次技术委员会的成立,也能看出腾讯在推动内部研发工作在云端深度整合、加速云上配置的一体化。

针对云业务,汤道生曾在内部分享时提及,腾讯团队这几年不断去完善CDN、网络和虚拟管理的能力,都是锻炼技术的过程。只有敢于把这些工具、能力都放上云,都对外开放,才能够验证自己在行业里是否处于领先水平。

毋庸置疑,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业内也几乎没有先例可循。

补足中台缺失 迎来产品技术双驱动

一直以来腾讯内部都有一种声音,认为公司的资源和研发力量存在分散浪费的情况。

以AI研发为例,相比阿里和百度,腾讯的AI技术落地都在贴合场景需求推进,而不是先投入大量资源研发前沿技术再找落地场景,可谓非常接地气。但这也导致腾讯此前的AI研究院布局分散,几乎每条业务线都有自己的AI研发团队,比如微信就有自己的AI team。

另一方面,腾讯固有的组织墙也导致数据难以打通。这些问题显然都与腾讯数据中台建设的“缺课”相关。

2018年11月,汤道生在接受《界面》采访时就曾提及,以用户为中心的腾讯不同于其他公司,腾讯成立数据中台要考虑更多。出于对用户隐私的忠实,腾讯不会为了自身需要,硬把用户使用的不同场景打通。

汤道生的此番表述,无疑将是腾讯技术委员会接下来要攻克的重点。但看起来,它面临的挑战还不止于此。

此前36氪就曾在分析文章中指出,腾讯虽然提出建立数据中台但并未任命具体负责人,其实是缺少一位“关键先生”。而BAT中的另外两家,其中台建设一直能成效,都与某个强有力的推动者有关。

张建峰早在2004年就加入阿里,2015年12月,阿里启动“大中台、小前台”的组织架构,把搜索事业部、共享业务平台、数据技术及产品部都归入大中台,时任阿里中国零售平台负责人的张建峰,开始兼任中台事业群总裁。大中台整合了阿里十几年积累的用户数据、产品工程开发能力和技术储备,为阿里前端业务的快速迭代提供了保障。

BAT中的另外一家巨头百度,自2017年前任陆奇加盟后,就开始在内部推行跨部门数据共享,以及内部代码开源,这个策略延续至今。去年底,百度把智能云事业部升级为事业群组,并将搜索公司和各BG的韵味、基础架构和集团级共享平台整合至基础技术体系,也是出于让前端业务和技术平台资源高效整合的考虑。

腾讯自张志东后再无CTO,此次技术委员会的成立,虽有卢山和汤道生牵头,各技术事业群负责人群策群力,但是否真能补足腾讯在技术上的缺口并重振信心还尚未可知。

一个可能的积极变化是,从企业文化层面考虑,腾讯技术委员或许能让腾讯的工程师文化再度发扬光大。BAT对于每个工种的重视程度并不相同。比如百度的工程师文化就会让公司内部的研发部门更容易争取资源。腾讯以往在这个方面做得并不够,接下来产业互联网的战略重心中其核心驱动力是技术,研发人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针对这种变化,卢山就曾对内表示,希望今后的新员工会觉得,在腾讯做开发是很幸福的东西,能学到很多东西,能看到很多优秀的代码。“人们不仅谈论硅谷文化,也谈论我们中国开发人员的代码文化。”

而在公有云上开发,也同样对腾讯员工的职业生涯意义深远:“我们希望员工在腾讯这几年所学习的技能同样在外面有用的,而不是只在腾讯有用。”汤道生说。

技术委员会这样的考虑,是因在腾讯内部,工程师文化依然是主流,鼓励用代码、用技术说话——“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卢山曾提出要建立技术社区,给技术人员每人发十个别人的代码,让大家在“互喷”中进步。很快,名为“码客”的技术社区已在近日上线。

可以想象,中台建设需要长期的投入和耐心,估计也必然会遇到不少的阵痛。比如部门短期利益冲突、部门团队的安全感、经验不足的损伤等,这并不是一个能够快速提升业务量或营收的变革。对腾讯技术委员会而言,如何找到适合的推进节奏和建设次序才是更值得关注的焦点。毕竟整个中台的进化之路,道阻且长。

分享到

点赞(0)

说点什么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