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服观察】为什么百度、搜狗、谷歌的搜索引擎相差这么大?

相信你一定有类似的搜索体验,某些互联网产品搜索功能用起来是这样的:



快、准、狠地抓住用户胃口,显示的结果就是用户想要Pick的那个,但有些搜索功能用起来却是这样的:



找半天也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内容......企服君只想说:什么玩意儿?到底是搜索引擎还是搜素八卦、搜索广告?做个简单的搜索引擎不好吗?


然后企服君认真地研究了这个问题:为什么互联网产品都离不开搜索,但用户体验差距这么大?


主要从算法技术、产品定位、商业业态这三方面展开聊聊,提前做一些简单的科普:

  1. 搜索引擎不等于浏览器,这是两个不同功能的产品,有搜索技术的公司不一定都会做浏览器,但做浏览器的公司一定需要强大的搜索技术。

  2. 搜索主要分两大类:

  • 通用型搜索,比如国内的百度、搜狗、360、神马等,国外的谷歌、必应等;

  • 垂直型搜索,比如新闻、购物、旅游、汽车、招聘、房产、社交等垂直领域的搜索功能,但是它们的内容、排序、呈现、广告投放等都会跟通用型搜索工具有所不同。


- 1 -

算法技术


搜索引擎的核心算法本质上就是一套排序系统,但并不对应一个唯一的具体算法, 而是混杂了多种算法的排序逻辑。


也就是说同一道菜,由洗菜、摘菜、切菜、腌制、调味等一系列工序组合完成,但做菜人不同做出菜的口味也有细微差别。


搜索引擎也是如此,虽然最终结果是把用户想要的内容呈现在界面上,但不同的研发人员在不同时间、地域,不同的资源、用户需求、用户反馈等情况下,就会开发出不同的排序系统。


比如微信和Facebook, 亚马逊和天猫,百度和谷歌,这些产品搜索的功能可能大同小异,但内部构造的区别却是方方面面的。


那么到底各家的排序算法有什么不同呢?比如信息检索系统,主要流程可以分为两部分:特征选取和特征使用。


就谷歌和百度而言,信息检索学术界认可的技术,像关键词的命中比例、命中紧邻程度、命中位置、PageRank等,两家都会使用,不同之处在于,他们还有些不同的特征提取。


比如谷歌用户分布全球各地,那么就会非常重视语言、地域特征,多国语言搜索体验更好,学术搜索更准确。百度在初期只做中文搜索,对跨国搜索特征就没怎么看重。另外百度在国内有贴吧、爱奇艺等内容体系支撑,能够多方位地提取用户的个性化特征,所以百度更懂中国网民,娱乐性更好。


目前特征使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人工规则和机器学习。可以理解为,前者由产品开发者们拍脑袋决定的,后者是基于统计学由机器总结出的。不管是谷歌还是百度,其实两种方式都有。

那么问题就来了,使用人工规则,取舍会各有侧重;使用机器学习,那么标注数据和优化标准又会不同,最后也会导致信息搜索结果产生差异。


- 2 -

产品定位


除了技术算法层面的不同导致用户体验差异,其实产品本身定位的差异也是原因之一。


搜索技术的演变不仅仅是围绕搜索功能本身,而是结合产品自身的定位进行差异化、精细化设置。


这是因为,从PC时代的流量入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内容承载的基石从“Web”变成了“App”,如今变成了超级App(小程序类),百度类的通用型搜索其实很难接触到移动端App中的内容,这让垂直型搜索进一步开始演变。


比如让不少人“上瘾”的抖音和快手,前者定位“一款满足趣味需求的产品”,后者的定位是“用来满足记录需求的产品”,因此,两款产品的搜索功能特点就很有差距。


快手的搜索功能更偏向工具产品,只有参与度高的话题标签才有可能成为热门推荐,因此热门话题可常年不变。结果排序以用户关注数为主,粉丝数高、话题标签多、点赞数多的视频结果更靠前。


抖音的搜索功能属于消费产品,搜索功能可随时呼出,随时查看;热门话题紧跟当下热点,不断提供新鲜内容;结果排序分为搜索结果和热门话题结果。热门话题结果中心化,大V或者头部内容结果更靠前。


也就是“脑袋决定屁股”的道理,搜索功能已经在不同场景中进行了适应性进化,根据产品的定位重新调整搜索算法和策略。


在通用型搜索工具中,不管是谷歌回归,还是神马、搜狗、360搜索后起围攻,都无法撼动百度搜索老大地位。这一方面跟百度就是靠搜索发家相关,另一方面也跟其他竞品搜索定位模糊有关。


一提到360不是做安全的吗?提到搜狗不是做输入法的吗?神马,那是神马?很多人不知道神马就是UC。


互联网产品这么多,换个马甲,就真的不认识你了。


搜索是一门高技术门槛的产品,背后需要的算法体系、数据支撑、资源生态都不是一时能够补齐的,360、神马、搜狗这些不靠搜索技术起家的公司,很多高端技术和产品人员,都是从百度挖来的,所以要想超越百度,可能还有点难。


- 3 -

新商业业态


如今的搜索引擎市场发展成熟,已经渗透到用户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搜索和推荐的边界日益模糊。搜索市场的商业模式主要是技术授权和广告收入这两大类,但是随着小而精的垂直搜索的崛起,搜索技术已经衍生出了新的商业模式,这也对用户搜索体验产生较大的颠覆。


  • 一是搜索产品和AI技术的结合。


比如基于智能语音、视觉技术的搜索引擎已经开始在地图、社交等产品,以及视频广告推荐等领域进行应用。


再比如百度推出的“度秘”,除了在图片、语义理解方面有所突破,在场景上也从手机进入到了家居、汽车、酒店等领域。


  • 二是垂直搜索将更进一步扩展业务边界。


比如微信搜索。


从2013年上线微信公众号开始,腾讯就投资了知乎、搜狗、快手、京东、拼多多、美团等等在内公司,并且在去年正式开放小程序,试图超越社交App的范畴,将自己变成一款超级App入口。


这其实也是百度、阿里想要做的事情,只是社交领域,百度和阿里一直做不起来,反而让今日头条有了空子。腾讯在微信生态之上,开始啄食百度和阿里的盘中餐。


去年微信成立微信搜索部门。从推出搜索功能算起已经四年,微信当然有能力也有必要开始收割搜索市场。


不同于搜索引擎的竞价排名,微信搜索对结果排序由用户及其好友决定,多了社交层的筛选。另外,微信搜索的结果不仅有内容,还有服务,承载的信息量更加丰富。也就是不光有公众号文章、音乐等内容,还有可以承载电商和线下服务的小程序。


对于微信用户来说,更加舍不得离开微信这个“大保姆”了。


  • 三是新技术对App 信息黑盒的撬动。


这些新技术的逻辑是试图搭建新一代移动搜索引擎,无需App开发者提供API,就可以搜索到跨App内信息。


比如Qury Search,由前Google移动搜索员工创立的公司,主要通过搭建一个基于移动端的搜索架构,从根本上改变搜索的定义——不依赖于关键词搜索,而是利用第三方App本身已经较完善的搜索功能和掌握的数据。


最后,企服君希望各家的搜索功能能越来越好,实在地为用户提供价值。

搜索技术的无非是满足用户搜索需求、提供精准内容服务,以及良好的用户体验。但是要做好这三点,还得在产品设计、商业形态、技术突破上进行多样化探索,最终实现“千人千面”的精准搜索体验。


分享到

点赞(0)

说点什么

全部评论